【接案諮詢案例】影像接案工作者
以下文章由個案的回饋所整理,由個案的第一人稱為主要敘述,適時搭配分析。
個案分析
・剛離職,出來接影像案件,同時經營自媒體。
・過程中嘗試與合夥人開影像工作室,後來沒有繼續合夥。
個案期待透過諮詢得到的
對於未來的商業模式走向有點卡住,是要一人公司或找夥伴合夥,兩個路線在思考。
個案喜歡的地方
🌟 從思維層面出發:我喜歡從思維出發這一點,比方法論更深層。例如:「完全一人公司」跟「懂得找夥伴合夥」的差別,個別面臨的優缺點,分析得很清楚。
一人公司 v.s 找夥伴合夥的差異
一人公司
如果只是一人公司,你會需要行銷、談業務、專案管理、執行,通通都自己來,好處當然可以賺最多,也能跟客戶培養最佳默契,專注在少數幾位重要客戶就好。缺點就是工時長,一次只能做一個案,人力、時間全都 all in 在固定幾位客戶。合夥/找員工
而懂得找夥伴合夥,有兩種層次。第一種是合夥,第二種是找員工 / 發外包。合夥的好處,是能分工,各自做自己最擅長、最喜歡的事,你可以只做專案管理,不做行銷、業務工作,你和夥伴的資源是能相互交換的,也能接更多的案,發展最大化。缺點是要找到信任的夥伴不容易,如果你習慣一人工作,並且有完美主義,希望全部工作都經過自己認證、認可的人,可能不容易。
而找員工 / 發包的好處,同樣有專業分工的好處,能外包出去自己不擅長、不喜歡的工作給喜歡、擅長的人,你能專注在自己擅長的事,以及身為老闆、負責人該專注的事,不會太專注於執行工作,而沒看見大格局。缺點是要付出固定薪資,或分一部分專案費出去,收入會減少,同時也要費時找到好員工,並且得學習管理他們。
一人公司與合夥找夥伴優缺點比較
所有選擇都沒有一定好壞,而是要能同時接受缺點及優點。
個案不適應的地方
1. 開頭少了破冰:
我屬於比較怕尷尬、要主動分享的人,在諮商過程,由我先主動分享自己的背景經歷,但如果是由西打先主動開啟聊聊會更好。 (不一定是「提問」,聊背景近況的放鬆閒聊也可)2. 工作型態與目標差異:
因為我的自由工作型態跟西打完全不一樣,我希望講課為主,西打則是多元接案;我有明確的目標,西打則是做有趣的事情,導致一開始可能沒那麼快切入我的核心需求 (最後西打的調整非常迅速,諮商後段以「提問」及「思維層面」,讓我有巨大的收穫!)3. 提問引導,引導人反思自己:
後面以「提問」的方式來引導,我自己覺得很直接很喜歡,但我是屬於能勇於面對自己挫折或不足的人,若換作一些比較內向的人,不知道會不會太直接?驚喜點
在諮商後段,直接從「我本身的狀況」出發,很有帶入感。並且跳脫方法論,在 「思維層面」上給予啟發,讓我覺得西打藍的思考點耳目一新,很厲害,能從不同的眼界和視角來分析問題。
西打藍接案諮詢 / 接案陪跑 / 職涯諮詢 服務
如果你面臨以下情況:
・打算離職,想找尋新的工作方向
・想知道怎麼開始接案?流程是什麼?
・接案到一定程度,發現有點卡關
・希望能找到適合自己 (低調人) 的接案方式
・想知道自由工作者的職涯路徑,如何優化?
・找出適合自己的在家接案 / 線上工作 / 增加被動收入方式
・想要明確品牌定位,創造有效客源
無論是想離職、接案、創業,都歡迎「入內諮詢」。
諮詢後,你會獲得:
・更認識自己
・解答疑問
・諮詢重點統整
・後續行動方針
關於西打藍
曾任 3 年文字記者,後轉職軟體工程師。
2020 年 2 月離職,成為一名自由工作者至今,具備多重身份:包含工程師、代理商、出書作者、品牌顧問、閱讀社群主理人、策展人,於 2024 年 2 月開設西打藍好內容有限公司,喜歡嘗試有趣的事情,透過跳脫框架的商業思維與高執行力,成功開啟各種創業可能性。
擅長透過傾聽、以客觀角度梳理問題,在思維層面提供啟發,以引導方式讓每個人找出現有資源的優勢,跨出接案第一步。
西打藍曾出版《修煉——全民服務的數位轉型》、《看海記事:基隆港職人生活誌》、《望基隆:船行年代的港城舊事》,「大人的 Small Talk」節目也有專訪西打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