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諮詢案例中,會回饋諮詢過程中喜歡、不喜歡、驚訝的部分:
01 影像接案工作者
喜歡:
a. 會從思維層面出發,例如完全一人公司跟懂得找夥伴的差別
b. 會在我描述的時候直接點醒,例如我說對於抖音、小紅書這些短影音平台不熟,想要自己再去了解的時候
c. 誠實分享經營IG的目的、影響力,為了出書,這是我覺得會讓人備感尊重的
d. 就是很有料,能感覺經驗與知識的深厚、以及眼光看得特別遠
e. 跟你的文字一樣,對於喜歡的事、覺得有趣的事,講起來有說服力會讓人被渲染
不喜歡:
a. 開頭破冰,可能也是因為我自己屬於怕尷尬、會主動分享的人,我一開始就劈頭分享自己的背景經歷,但如果是由西打先主動聊聊會更好 (不一定是「提問」,就是聊背景聊近況的放鬆閒聊)
b. 因為我的自由工作型態跟西打算是完全不一樣,我希望講課為主,你則是多元接案;我有明確的目標,你則是做有趣的事情,這導致一開始可能沒那麼快切入我的核心需求 (當然最後的事實是你的調整非常迅速,後面以「提問」及「思維層面」讓我有巨大的收穫)
c. 後面以「提問」的方式來引導,我自己會覺得很直接很喜歡,但我是屬於能勇於面對自己挫折或不足的人,一些內向型的人不知道會不會太直接
驚訝:
a. 其實我自己也沒有非常明確要問的問題,但後面從「我本身的狀況」出發這點真的做得很好,然後同上能給我思維層面的啟發確實是驚訝的,我最近也跟蠻多人聊天,但大部分還是方法論,或著思維在我能觸及的範疇,但明顯感覺到西打的思維意識高我幾個Level,這點是覺得很厲害帶點驚訝
02 商務英語講師
喜歡:
a. 確實能夠讓諮詢者感受到,你有真的聽進去,並給予意見的真誠感。這一點很重要,並不是只是被重視這麼簡單,可以感受到你有在消化對方資訊,並且真的在挖掘並給予feedback。光是這樣的感受,足以改變很多念頭。
b. 有限的時間內,有再推進度,我就覺得超棒的!! 畢竟幾乎可以預設,想要找你聊聊的,應該都對目前的狀態有所焦慮,擋在焦慮這道霧前面,你還是會想辦法推對話進度,覺得控場不錯。
c. 你願意幫忙 follow up , 超 nice 的。
不喜歡:
這題我傾向定義他是 feedback。說不喜歡比較主觀,在我還沒有真的認識你之前,我沒有 bias, 會接受你丟出來的東西,呈現出來的性格。所以這一題,我的答案是沒有。
因為如果有,無法排除溝通落差和認知差異,不好討論,既然是我找你討教的,我會好好聆聽和內省。
驚訝:
a. 人設差異: 最酷的莫過於,你在社群媒體平台上,真的是給人超級親切熱絡的樣子。
實際上討論時,真的是有 Businessman 的果斷性格。不過人設落差本來就是每個 follower 必須認知的,也沒什麼地半小時就習慣了,也明白了。
b. 敲破那道審判玻璃天花板:原來創建 FB IG 等社群媒體,並沒有想像中這麼可怕。或者說,除了第三語言軟體漸漸普及之外,原來,接受不認識自己的社會大眾批評,仍保有自我,也是件普遍的事情。
c. 多了一些可以反提問自己的議題。
03 線上英語老師 / 芳療師
喜歡:
喜歡跟西打藍對談時,可以自在且不受顧慮的提出自己各方面的想法,西打藍會不時重新聚焦自己主要及次要的問題,並加以引導去思考。
不喜歡:
面對問題 (個人)。
驚訝:
本科背景一樣!其實昨天看文章有發現一些思考的點 or 個性特質有一點點像。在對談中有點到我自己猶豫跟矛盾的點。
04 醫院護理人員
喜歡:
a. 當下即時給予回饋
b. 有問必答
c. 說話音調平穩
d. 敘述轉職的心境過程很有畫面
e. 被專注聆聽的安心感
不喜歡:
a. 旅途過程的心境及事件比較少提及
b. 說了記者職業的自由度,但沒有說記者職業的陰暗面
c. 在對方思考的卡住時間,可以再多丟一個提問,緩解對方的緊張
驚訝:
從對談間就發現對方說話的盲點(例如我因為職業訓練的關係,會下意識的避免使用負面的詞語)
05 接案設計師
喜歡:
西打給人一種安心與專注的氛圍,這段期間完全為諮詢對象所用非常感謝!
在與西打分享比較私密的想法時,西打也會溫暖地分享自己的觀察,不管是好是壞,都不會保留,我覺得這點非常重要。
另外也會確認跟諮詢對象的看法是否一致,及對象是否能接受這個框架被”暫用“在身上,與西打的諮詢是溫柔而精準的,短短的時間內卻被看出一直纏繞自身的問題,雖然赤裸但也有秘密的傷口被人發現與承擔後的痛快~
也很喜歡西打的總結,你獨到的眼光提醒了我很多事情,能擁有這樣的時間很難能可貴。
不喜歡:
比較偏向討厭我自己耶xD
像是覺得自己的防備心蠻麻煩的,東想西想導致無法全心投入過程中;另外是結束後也會想很多,(例如不停檢討自己的表現以及諮詢中的行為),不太能坦然接受別人的好意,也許是出自對自己的不認可吧~
西打可能有感知到這一切(?)謝謝你的默默觀察以及接受~
驚訝:
西打總是可以沉穩地接住我,明明是第一次對話xD
還有西打的聲音很穩重好聽,令人很安心~
還有,很喜歡西打確認後續想法跟後續做法的行為,畢竟認知到實際行動有很長的距離,謝謝西打這麼關心每個諮詢對象~
其他疑問:
西打讓人想深入瞭解與交流,跟你的談話就像用純淨的水洗滌傷口,所以我反芻跟回味了很久才趁著衝動的餘韻未散趕緊寫下這些心得(藉口):
雖然在當下記憶最猶新,但拉長時間重新審視,會發現很多隱藏的體貼以及被自己的恐懼遮擋住的感覺,(好啦還是藉口),真的很感謝有這次交流的機會,雖然還不知道會如何影響我,但肯定很深刻,謝謝!
06 文字工作者 / 經營自媒體
喜歡:
會不斷透過問問題來找到癥結點到底出在什麼地方,並點出我一些看不到的盲點,更重要的是會再次跟我確認下一步該如何行動
不喜歡:
目前沒想到不喜歡的點🤔
驚訝:
很仔細看了我的官網,並不斷挖出為什麼沒有特別寫上關於我和相關服務的原因,透過抽絲剝繭的問答後了解自己背後的恐懼或阻礙讓我遲遲沒有做最重要的事
其他疑問:
想請問西打會定期把文章投稿給各個對應主題的媒體嗎?以及在社群佈局方面的優先順序?(有看到除了FB、IG外,也有到Dcard和小紅書發布內容)
覺得很慶幸有參與這次的諮詢活動,彷彿打通了一些長期卡住的經絡,感謝西打!!🙏🙏
07 UI/UX 網站設計師
喜歡:
a. 思考的方式:
也許是在某些部分我的思維方式和西打有搭到頻率,所以在交談的過程中很順暢,都是非常的理性又中肯,我個人非常喜歡這種邏輯腦之間的對話哈哈。
然後也很喜歡西打透過假設與詰問的方式協助更加理清思路以及規劃預期的做法這點,必須說雖然我自己很常對自己靈魂拷問,但加上西打的協助真的能夠看見更多不同的面相、得到不同的意見以及發現更多盲點。
b. 情感的共鳴:
西打的回應能讓人感受到他是真的認真傾聽並且給予意見,這個過程有著滿滿的真誠感,在對談間也可以感受到西打的懇切與重視。
也因此情感上是很容易產生共鳴,也讓人更願意去分享自己的想法或者困境。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不需要擔心自己會不會被批判(比方說,不用擔心自己的問題很蠢之類的),會有一種被沈穩地接住的感覺。
c. 滿滿的肯定:
非常非常喜歡西打在對話中給了我超多的肯定哈哈,另一個面向來說,我也看見了西打對於他自己的肯定,就跟他的建議和思維方式一樣,都非常的沈穩與自信。
雖然這樣說可能有點奇怪,但看著對自己有這麼多自信與肯定的人給予我的認同,在很大的程度上也讓我更能夠認同自己以及信任西打XD
不喜歡:
老實說沒有什麼特別不喜歡的欸,對我來說和西打的對談很舒服,也許是因為部分的人格特質有點像的關係(?)導致我覺得有一點點像和更成熟+自信版本的我聊天(哈哈自肥),所以覺得很開心~
但如果硬要說不喜歡的點的話,大概就是網路不太好導致有時候會斷斷續續的影響了中間的體驗吧(職業病)
驚訝:
大概是滿驚訝西打給了我不少的稱讚吧哈哈哈哈,都要以為西打還有一個兼職誇誇群的副業了!不過還是很開心能夠得到這些認同與讚美,謝謝西打☺️
另外驚訝的點是西打真的很擅長於透過觀察與對話分析來建立對方的部分特質,在對談中西打對我的個人分析(?)只能說是雖不中亦不遠矣,我覺得自己已經算是擅長這件事的人了,但在諮詢的過程中也還是偷偷的驚訝了好幾次XD
08 公司特助
喜歡:
喜歡以合作概念作為出發點,衍生其他可能性,幫助自己創造更多收入
不喜歡:
好多時候在自問自答希望,更多時候西打可以從旁協助分享經驗幫助自己思考,會想諮詢西打,也是因為對於自由工作者身份的不確定性,而想從中了解更多,因此西打也可以多分享自己了解的。
驚訝:
諮詢過後,慢慢的列出幾個要點作為今年度的執行方向,才赫然發現一直都缺少目標這件事,先前思考的方式都是從我要如何做要做什麼事情。
疑問:
如果較內向不擅常行銷自己,那要如何突破,創造更多機會?不是害怕接觸人群,而是不喜歡在媒體上曝光太多與個人有關的事情
09 全端工程師
喜歡:
當初算是出於直覺,一看到可以預約諮詢的訊息,就立刻報名了。但其實心裡有一點小小的糾結,因為我自己平常就是聽朋友傾訴、幫別人諮詢的人,也經常在反思和覺察自己的各種想法,突然要「求助」於別人,讓我覺得自己好像做得不夠好。
然而,想到西打的背景和我有相似之處,所謂「旁觀者清」,也許他可以幫助我更加釐清自己卡住的信念。還好我放下了自己不必要的自尊心,和西打聊完後,我感覺自己糾結已久的很多想法,似乎都一一的梳理開了。
在長期的自我覺察之下,自己的很多心結,以及與之對應的答案,我多少都了然於心,但透過西打的提問,讓我比較有系統地全盤統整了一次問題所在。或許也因為我們的性格不一樣,所以當西打分享自己的觀點時,對我而言也是個借鏡,讓我換個角度省思自己的想法,進而有所突破。
不喜歡:
沒有不喜歡的地方。
驚訝:
之前讀西打的文字有「溫暖」這樣的印象,諮詢時似乎比想像中的再直接和理性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切換到工作模式的緣故,但還是可以感覺到他的真誠。不過現在再回頭去讀西打的文章時,又覺得可以對應得上今天面談時的感受。總之,只憑文字想像出來的模樣,跟實際有點落差,好像也不意外,可能還是要加上聲音和面部表情,才能更多地描繪出一個人的輪廓吧。
其他疑問:
好像也沒有,整體而言是愉快的交流,並且對我很有幫助。
10 行銷企劃
喜歡:
1.聊的過程中沒有壓力,很輕鬆但又能獲得解答
2.如果問題是沒有一定的答案,就會透過引導挖掘心中的聲音,如果問題屬於技術性的,只要詢問,就會給予答案,但就是給精準的答覆,不會有框架,主要還是因為每個人真正的需求不同,提供空間及彈性讓諮詢者可以自己進一步調整自己的做法
3.在同一件事上我可以得到更多其他的想法,而且我們是用一種開放的狀態在聊,不會有什麼做法、想法一定正確的那種壓力
不喜歡:
沒有
驚訝:
1.觀察的非常細微,會從第三方客觀的觀察出,某些自己沒有發現的感覺,而這份感覺可能也牽連著問題,也多了一個方向能進行思考
其他疑問:
1.如果自己思考或在進行自我覺察的時候一直找不出答案,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