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諮詢

COUNSELING

COUNSELING
Why
為什麼對談?
無論你是準備轉職,或是要離職接案的同行,若你有職涯上的迷茫,不知如何面對親友對工作的疑問,或煩惱工作能長遠嗎?接案能穩定嗎?
有任何相關轉職、職涯、接案方面的苦惱,都歡迎入內諮詢。
Who
我是誰?
我曾任職 3 年文字記者,由於面臨薪資天花板,選擇轉職軟體工程師,在新創公司工作 1.5 年。
然而自己仍喜歡文字工作,於是在 2022 年 2 月選擇離職,當一名自由工作者,至今有近 3 年接案經驗,以軟體開發與文字撰寫為業。

在接案前 3 個月,我透過一些方法找到合作對象後,就幾乎沒有主動找新案,案子就會在我需要時出現,自己也能選擇喜歡的案子執行。
我能做到,你也可以。接案作品都在網站上,歡迎瀏覽。

在工作成果上,我今年出版了 2 本書,明年還有 1 本新書,也協助企業建立品牌網站。預計 2022 年的收入扣除工作支出後,會超過百萬元。
回過頭看剛轉職、接案時的自己,我仍記得那份迷茫,希望自己在有能力與經驗後,有機會協助新同行。
同時,自己正在規劃其他 3 個品牌,嘗試創業中。
What
對談過程為何?
「諮詢」有很多種方式,最正確的方式,是為你量身訂做的那一種。
在諮詢過程,我們會先有一次深度對談,時長約一小時上下。並在幾週後一起反思一次實踐過程,兩次對談內容會完全聚焦在你身上。

我會從你的性格出發,透過蘇格拉底辯證法,一起找出最適合你的接案方式。
對談結束後,你最大的發現,是更認識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我已經收過數百人來信諮詢,和我談過的人,都是帶著收穫離開。
Different
與其他對談差異?
在諮詢過程中,我會是你的一面鏡子,會協助你更有邏輯地覺察自己的想法。我相信,所有事情的答案,你都已經知道了,你只需要有人透過好的提問,梳理你的苦惱。
只當你要求,我才會給出自己的答案。

想要諮詢,除了可以付款,也能由你提出互惠方式
最後,如果在諮詢後,你認為諮詢過程對你完全沒幫助,我也願意無條件退錢
我們諮詢後,有很大概率成為朋友或夥伴,未來有合作機會,這也是我最期待發生的碰撞。
Case
諮詢回饋
下方諮詢案例中,會回饋諮詢過程中喜歡、不喜歡、驚訝的部分:

01 影像接案工作者
Q:我是剛離職,現在一邊接影像案,一邊經營自媒體。之前也有嘗試開過影像工作室,但後來就沒繼續合夥了。主要想聊聊當前職涯狀態,有點卡住了。

喜歡:
a. 會從思維層面出發,例如完全一人公司跟懂得找夥伴的差別
b. 會在我描述的時候直接點醒,例如我說對於抖音、小紅書這些短影音平台不熟,想要自己再去了解的時候
c. 誠實分享經營IG的目的、影響力,為了出書,這是我覺得會讓人備感尊重的
d. 就是很有料,能感覺經驗與知識的深厚、以及眼光看得特別遠
e. 跟你的文字一樣,對於喜歡的事、覺得有趣的事,講起來有說服力會讓人被渲染

不喜歡:
a. 開頭破冰,可能也是因為我自己屬於怕尷尬、會主動分享的人,我一開始就劈頭分享自己的背景經歷,但如果是由西打先主動聊聊會更好 (不一定是「提問」,就是聊背景聊近況的放鬆閒聊)
b. 因為我的自由工作型態跟西打算是完全不一樣,我希望講課為主,你則是多元接案;我有明確的目標,你則是做有趣的事情,這導致一開始可能沒那麼快切入我的核心需求 (當然最後的事實是你的調整非常迅速,後面以「提問」及「思維層面」讓我有巨大的收穫)
c. 後面以「提問」的方式來引導,我自己會覺得很直接很喜歡,但我是屬於能勇於面對自己挫折或不足的人,一些內向型的人不知道會不會太直接

驚訝:
a. 其實我自己也沒有非常明確要問的問題,但後面從「我本身的狀況」出發這點真的做得很好,然後同上能給我思維層面的啟發確實是驚訝的,我最近也跟蠻多人聊天,但大部分還是方法論,或著思維在我能觸及的範疇,但明顯感覺到西打的思維意識高我幾個Level,這點是覺得很厲害帶點驚訝


02 商務英語講師
Q:我的背景蠻多元,有當講師、線上教英文、定期辦線下活動。目前考慮離開現在多元工作機會,接受新一份穩定單純工作,我自己也很常幫人諮詢職涯,想過這件事很多次,還是不確定要走哪個方向。

喜歡:
a. 確實能夠讓諮詢者感受到,你有真的聽進去,並給予意見的真誠感。這一點很重要,並不是只是被重視這麼簡單,可以感受到你有在消化對方資訊,並且真的在挖掘並給予feedback。光是這樣的感受,足以改變很多念頭。
b. 有限的時間內,有再推進度,我就覺得超棒的!! 畢竟幾乎可以預設,想要找你聊聊的,應該都對目前的狀態有所焦慮,擋在焦慮這道霧前面,你還是會想辦法推對話進度,覺得控場不錯。
c. 你願意幫忙 follow up , 超 nice 的。

不喜歡:
這題我傾向定義他是 feedback。說不喜歡比較主觀,在我還沒有真的認識你之前,我沒有 bias, 會接受你丟出來的東西,呈現出來的性格。所以這一題,我的答案是沒有。
因為如果有,無法排除溝通落差和認知差異,不好討論,既然是我找你討教的,我會好好聆聽和內省。

驚訝:
a. 人設差異: 最酷的莫過於,你在社群媒體平台上,真的是給人超級親切熱絡的樣子。
實際上討論時,真的是有 Businessman 的果斷性格。不過人設落差本來就是每個 follower 必須認知的,也沒什麼地半小時就習慣了,也明白了。
b. 敲破那道審判玻璃天花板:原來創建 FB IG 等社群媒體,並沒有想像中這麼可怕。或者說,除了第三語言軟體漸漸普及之外,原來,接受不認識自己的社會大眾批評,仍保有自我,也是件普遍的事情。
c. 多了一些可以反提問自己的議題。


03 線上英語老師 / 芳療師
Q:我當前主要是以英語老師為業,正在學習新的芳療技能,對於目前工作狀態有點迷茫。

喜歡:
喜歡跟西打藍對談時,可以自在且不受顧慮的提出自己各方面的想法,西打藍會不時重新聚焦自己主要及次要的問題,並加以引導去思考。

不喜歡:
面對問題 (個人)。

驚訝:
本科背景一樣!其實昨天看文章有發現一些思考的點 or 個性特質有一點點像。在對談中有點到我自己猶豫跟矛盾的點。


04 醫院護理人員
Q:我是正職護理師,想聊聊自己新開展的工作(副業)方向。

喜歡:
a. 當下即時給予回饋
b. 有問必答
c. 說話音調平穩
d. 敘述轉職的心境過程很有畫面
e. 被專注聆聽的安心感

不喜歡:
a. 旅途過程的心境及事件比較少提及
b. 說了記者職業的自由度,但沒有說記者職業的陰暗面
c. 在對方思考的卡住時間,可以再多丟一個提問,緩解對方的緊張

驚訝:
從對談間就發現對方說話的盲點(例如我因為職業訓練的關係,會下意識的避免使用負面的詞語)


05 接案設計師
Q:明年初考慮轉職成為自由工作者,評估成為自由工作者前具備條件,以及落實方法/時間管理。

喜歡:
西打給人一種安心與專注的氛圍,這段期間完全為諮詢對象所用非常感謝!
在與西打分享比較私密的想法時,西打也會溫暖地分享自己的觀察,不管是好是壞,都不會保留,我覺得這點非常重要。
另外也會確認跟諮詢對象的看法是否一致,及對象是否能接受這個框架被”暫用“在身上,與西打的諮詢是溫柔而精準的,短短的時間內卻被看出一直纏繞自身的問題,雖然赤裸但也有秘密的傷口被人發現與承擔後的痛快~
也很喜歡西打的總結,你獨到的眼光提醒了我很多事情,能擁有這樣的時間很難能可貴。

不喜歡:
比較偏向討厭我自己耶xD
像是覺得自己的防備心蠻麻煩的,東想西想導致無法全心投入過程中;另外是結束後也會想很多,(例如不停檢討自己的表現以及諮詢中的行為),不太能坦然接受別人的好意,也許是出自對自己的不認可吧~
西打可能有感知到這一切(?)謝謝你的默默觀察以及接受~

驚訝:
西打總是可以沉穩地接住我,明明是第一次對話xD
還有西打的聲音很穩重好聽,令人很安心~
還有,很喜歡西打確認後續想法跟後續做法的行為,畢竟認知到實際行動有很長的距離,謝謝西打這麼關心每個諮詢對象~

其他疑問:
西打讓人想深入瞭解與交流,跟你的談話就像用純淨的水洗滌傷口,所以我反芻跟回味了很久才趁著衝動的餘韻未散趕緊寫下這些心得(藉口):
雖然在當下記憶最猶新,但拉長時間重新審視,會發現很多隱藏的體貼以及被自己的恐懼遮擋住的感覺,(好啦還是藉口),真的很感謝有這次交流的機會,雖然還不知道會如何影響我,但肯定很深刻,謝謝!


06 文字工作者 / 經營自媒體
Q:我做了官方網站,也有經營自己的社群,但不知道現在自己卡在哪裡,有點停滯。

喜歡:
會不斷透過問問題來找到癥結點到底出在什麼地方,並點出我一些看不到的盲點,更重要的是會再次跟我確認下一步該如何行動

不喜歡:
目前沒想到不喜歡的點🤔

驚訝:
很仔細看了我的官網,並不斷挖出為什麼沒有特別寫上關於我和相關服務的原因,透過抽絲剝繭的問答後了解自己背後的恐懼或阻礙讓我遲遲沒有做最重要的事

其他疑問:
想請問西打會定期把文章投稿給各個對應主題的媒體嗎?以及在社群佈局方面的優先順序?(有看到除了FB、IG外,也有到Dcard和小紅書發布內容)
覺得很慶幸有參與這次的諮詢活動,彷彿打通了一些長期卡住的經絡,感謝西打!!🙏🙏


07 UI/UX 網站設計師
Q:我有正職,也會接案,想聊聊不同職涯的可能性。

喜歡:
a. 思考的方式:
也許是在某些部分我的思維方式和西打有搭到頻率,所以在交談的過程中很順暢,都是非常的理性又中肯,我個人非常喜歡這種邏輯腦之間的對話哈哈。
然後也很喜歡西打透過假設與詰問的方式協助更加理清思路以及規劃預期的做法這點,必須說雖然我自己很常對自己靈魂拷問,但加上西打的協助真的能夠看見更多不同的面相、得到不同的意見以及發現更多盲點。

b. 情感的共鳴:
西打的回應能讓人感受到他是真的認真傾聽並且給予意見,這個過程有著滿滿的真誠感,在對談間也可以感受到西打的懇切與重視。
也因此情感上是很容易產生共鳴,也讓人更願意去分享自己的想法或者困境。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不需要擔心自己會不會被批判(比方說,不用擔心自己的問題很蠢之類的),會有一種被沈穩地接住的感覺。

c. 滿滿的肯定:
非常非常喜歡西打在對話中給了我超多的肯定哈哈,另一個面向來說,我也看見了西打對於他自己的肯定,就跟他的建議和思維方式一樣,都非常的沈穩與自信。
雖然這樣說可能有點奇怪,但看著對自己有這麼多自信與肯定的人給予我的認同,在很大的程度上也讓我更能夠認同自己以及信任西打XD

不喜歡:
老實說沒有什麼特別不喜歡的欸,對我來說和西打的對談很舒服,也許是因為部分的人格特質有點像的關係(?)導致我覺得有一點點像和更成熟+自信版本的我聊天(哈哈自肥),所以覺得很開心~

但如果硬要說不喜歡的點的話,大概就是網路不太好導致有時候會斷斷續續的影響了中間的體驗吧(職業病)

驚訝:
大概是滿驚訝西打給了我不少的稱讚吧哈哈哈哈,都要以為西打還有一個兼職誇誇群的副業了!不過還是很開心能夠得到這些認同與讚美,謝謝西打☺️

另外驚訝的點是西打真的很擅長於透過觀察與對話分析來建立對方的部分特質,在對談中西打對我的個人分析(?)只能說是雖不中亦不遠矣,我覺得自己已經算是擅長這件事的人了,但在諮詢的過程中也還是偷偷的驚訝了好幾次XD


08 公司特助
Q:想突破現狀,但不知道怎麼往下一步。

喜歡:
喜歡以合作概念作為出發點,衍生其他可能性,幫助自己創造更多收入

不喜歡:
好多時候在自問自答希望,更多時候西打可以從旁協助分享經驗幫助自己思考,會想諮詢西打,也是因為對於自由工作者身份的不確定性,而想從中了解更多,因此西打也可以多分享自己了解的。

驚訝:
諮詢過後,慢慢的列出幾個要點作為今年度的執行方向,才赫然發現一直都缺少目標這件事,先前思考的方式都是從我要如何做要做什麼事情。

疑問:
如果較內向不擅常行銷自己,那要如何突破,創造更多機會?不是害怕接觸人群,而是不喜歡在媒體上曝光太多與個人有關的事情


09 全端工程師
Q:我本身也是文科轉職,目前在外商做工程師,可能因為公司薪資福利還不錯,並且我是家中唯一經濟來源,所以始終沒有勇氣做出改變(自由接案或其他想做的事情)。這兩年我雖然有開粉絲團做一些身心靈相關服務,也有嘗試寫小說,但沒做出什麼成績,雖然知道應該可以想出更多活動或宣傳方式,不過心態上還是有卡住的地方,自己好像也無法不問結果的對這些事情感到熱愛。雖然我也有在幫別人做諮詢,但自己的問題總是當局者迷,看了你的一些文章,覺得我們的背景有些相似之處,希望能有機會和你交流合作,也許你能給我不一樣的觀點,讓我換個角度思考自己職涯的下一步。

喜歡:
當初算是出於直覺,一看到可以預約諮詢的訊息,就立刻報名了。但其實心裡有一點小小的糾結,因為我自己平常就是聽朋友傾訴、幫別人諮詢的人,也經常在反思和覺察自己的各種想法,突然要「求助」於別人,讓我覺得自己好像做得不夠好。
然而,想到西打的背景和我有相似之處,所謂「旁觀者清」,也許他可以幫助我更加釐清自己卡住的信念。還好我放下了自己不必要的自尊心,和西打聊完後,我感覺自己糾結已久的很多想法,似乎都一一的梳理開了。
在長期的自我覺察之下,自己的很多心結,以及與之對應的答案,我多少都了然於心,但透過西打的提問,讓我比較有系統地全盤統整了一次問題所在。或許也因為我們的性格不一樣,所以當西打分享自己的觀點時,對我而言也是個借鏡,讓我換個角度省思自己的想法,進而有所突破。

不喜歡:
沒有不喜歡的地方。

驚訝:
之前讀西打的文字有「溫暖」這樣的印象,諮詢時似乎比想像中的再直接和理性一些,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切換到工作模式的緣故,但還是可以感覺到他的真誠。不過現在再回頭去讀西打的文章時,又覺得可以對應得上今天面談時的感受。總之,只憑文字想像出來的模樣,跟實際有點落差,好像也不意外,可能還是要加上聲音和面部表情,才能更多地描繪出一個人的輪廓吧。

其他疑問:
好像也沒有,整體而言是愉快的交流,並且對我很有幫助。


10 行銷企劃
Q:想找比較有經驗的人討論自媒體經營方向,也想解惑一些接案的疑問。

喜歡:
1.聊的過程中沒有壓力,很輕鬆但又能獲得解答
2.如果問題是沒有一定的答案,就會透過引導挖掘心中的聲音,如果問題屬於技術性的,只要詢問,就會給予答案,但就是給精準的答覆,不會有框架,主要還是因為每個人真正的需求不同,提供空間及彈性讓諮詢者可以自己進一步調整自己的做法
3.在同一件事上我可以得到更多其他的想法,而且我們是用一種開放的狀態在聊,不會有什麼做法、想法一定正確的那種壓力

不喜歡:
沒有

驚訝:
1.觀察的非常細微,會從第三方客觀的觀察出,某些自己沒有發現的感覺,而這份感覺可能也牽連著問題,也多了一個方向能進行思考

其他疑問:
1.如果自己思考或在進行自我覺察的時候一直找不出答案,你會怎麼做?


11 製陶師
Q:一直無法照所想行動,覺得自己心裡面有卡關,想找西打梳理。

喜歡:
西打在會議過程中展現出的耐心、用心和重視。

不喜歡:
自己沒有準備好清楚明瞭且簡短的提問,也是自己需要調整的地方。

驚訝:
西打對我說:「看得出來妳是一個對自己很狠的人!」
原因是,在意自己幾點起床,在意自己什麼事情沒做到有做到…

其他疑問:
為什麼西打會願意幫助我?


12 行銷企劃
Q:準備要離職接案了,想諮詢接下來該做的事,會繼續接企劃文案有關的案子。

喜歡:
1. 幫助看到一些自己未覺察到的盲點
2. 了解到自身裹足不前是由於先看到了障礙再看到目標,產生了卻步的想法
3. 西打透過提問給我一小段時間讓我做未來方向決定,事實上我答案都有了,只是害怕面對、害怕選擇

以下是紀錄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詞條:
1.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子,即使比不上很多強人,仍然可以跳脫成敗做出自己的作品
2. 先準備到60、70分就可以上場了,再來慢慢調整(註解:俗話說先求有再求好)
3. 不需要去考慮無法控制的事情

不喜歡:
得到結論後自身要去克服各種不舒適感,自己又給自己一項挑戰,老實說工作上班反而比較輕鬆

驚訝:
西打問我自己去旅行怎麼都不會害怕旅途上的不確定性(突破盲點的一環)?仔細一想為什麼我為了旅行可以跨越這些"擔憂",旅行中面對不確定的我。
不管是遇到什麼都當成是體驗與冒險的一部分,賦予開心或是中性的標籤,很自然地欣然接受,若是運用這樣的態度面對我的人生道路,看似的"問題"相信就能迎刃而解。
相反地,面對人生很容易就有打分數、成敗的枷鎖,以致於這些不確定就是一種壓力,產生拖延。
西打的一個問題衍生了我想開了這個部分,對我而言是很大的收穫!將原先的糾結擔心轉化為選擇去面對與克服,其實人生無疑就是一場又一場的冒險罷了。(疑?有點雞湯)

其他疑問:
在價值觀的標籤與內心的渴望,西打通常會如果取捨?


13 心理諮商師
Q:我要離開大公司公司,接下來有很多方向(出國留學、轉職工程師、回去當心理師、繼續做同樣工作),但不確定要選哪一個。

喜歡:
有幫助我看到自己對金錢的焦慮(雖然我原本就知道了XD但還是覺得,欸真的那麼明顯嗎)然後有真心地問我我喜歡什麼,也讓我去思考這些選項裡面哪一個是真實的讓我開心的,而不是「你做得來、有錢,所以為什麼不去做?」的那種思考。然後也提供了自由工作者這一條思路。我大概一開始有想說有可能會推薦這條路,但沒有想到這麼直接快速XDD,可能就真的像你說的,我是很適合做這一行的人。

不喜歡:
這題很難答,不是不喜歡,不過以一個心理師的角度,會覺得太快把選項的考量都總結成對職涯的發展考量,感覺如果對每一個選項都有一些更細微的了解,或許也會發現不一樣的東西(但是不應該用心理師的標準要求你,只是盡可能地想辦法給出一些回饋?但本來這就不是諮商,所以我也沒有不喜歡)

驚訝:
很快給我這個自由工作者的選項XD

其他疑問:
滿好奇自由工作者會不會有自己的社群,因為如果一個人孤軍奮戰當自由工作者,感覺很容易內心不安


14 前端工程師
Q:今年會離職,想要嘗試接案跟經營自媒體。想在離職前,多做一些準備。

喜歡:
1. 在聊天的過程中,學長會不斷的把問題拋回來給我思考,例如: 我擔心自己接案無法存活、回頭又找不到好工作,或是我害怕在自媒體上分享自己的想法、被別人評價,學長反問我找不到好工作的機率是多少、為什麼害怕被評價。
在被反問了的當下,靜了下來思考,是呀,為什麼呢? 才發現其實很多事自己也知道答案,但卻從來沒有好好的問自己,並且很多的事,都只是自己的擔心害怕,有很高的機率不會發生、就算發生了,也不會像自己所想的那樣不好。
2. 聊到下一步的計劃時,學長會問我接下來很明確要做的計劃排程,我覺得這樣子很好,很多時候人們很容易在想想中就度過了時間,而沒有真的去執行,但學長的方式就讓人更明確的給了自己一個時程,下一步要做什麼事。

不喜歡:
沒有不喜歡的地方,反而是在整個過程中好像讓我建立了許多的信心,會覺得未來是有很多事可以去嘗試、很值得期待的。

驚訝:
一直以來在社群上都只是默默的看學長的文章、比較少做回覆或是有互動,所以算是從認識後過了很多年之後的第一次交談,很出乎意料的覺得學長是很溫柔且有耐心的人 (算是跟以前認識時的印象非常不一樣),覺得可以對自己的品牌、職涯規劃那麼堅定和有計劃 & 自律的在執行真的很佩服,會期許自己有天也可以成為這樣的人。

其他疑問:
經營個人品牌,要不要開一個新帳號?


15 司法行政
Q:公務員多年年資,非常不適應,每一天上班都很痛苦(應該有到達輕微憂鬱症程度,目前也有密集的諮商治療中),希望能夠勇敢離職,經濟壓力輕,希望能找到開心一點點工作及生活方式。

喜歡:
從簡單的提問開始引導思考及表達,快速過濾次要問題,明白真正想法後,給予鼓勵及提供可參考的實踐方法。

不喜歡:
不會像「seafood」一樣給予開示,什麼都要靠自己思考及判斷,有點累誒XD

驚訝:
提問很有深度,可以激發不同面向的想法,然後一起討論,是一場很靈活的對談。

對談進行方式

01
準備
選擇對談方式:以線上為主。
02
填寫表單
匯款後,填寫下方預約表單。
03
等候確認
我收到款項與表單後,會回信確認預約時間。
04
諮詢
預計會有兩次對談:一次是深談,一次是反思實踐過程。

預約表單

表單內容已送出,我會盡快聯繫你。
若要預約對談,請匯款新台幣 1950 元至以下帳號,或提出互惠方式
帳號:台新銀行(812)敦南分行(0023)帳號 2888-100-906-3527
完成匯款後,請填寫「這份表單」
我會在 3 天內回覆,確認對談 1 小時的日期。
siddharam
Siddharam
西打藍
寫程式的文字人,
喜歡每一次覺察。
西打藍 Siddharam © All Rights Reserved.